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全面的人文素质和宽厚的文化和科学知识基础、具有国际视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优良的职业道德和业务实践能力,适应媒介深度融合和新媒体发展趋势的复合型新闻人才。能系统掌握新闻传播理论、传播技能,具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能胜任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采编工作,以及政府及企事业单位新闻发言人、公共关系工作、出版策划与媒介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全媒化专门人才。

培养目标1: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具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了解我国传播政策与法规,具备优良社会责任感,坚守职业伦理道德,在工作中恪守真实性、准确性、公正性等基本原则;

培养目标2:具备新闻业务岗位所需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基础,理解社会、文化与价值观的多样性;

培养目标3:具备良好的书面和口语表达及沟通能力,掌握适应职业发展所需的外语,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的交流、竞争与合作能力;

培养目标4:掌握新闻传播学基本理论和前沿发展动态,熟悉中外新闻的历史,能敏锐感知媒体发展与社会文化变迁,并有反思分析能力;

培养目标5:具备熟练的采访、调查、写作、编辑、评论、摄影等基本功与实践能力;

培养目标6:掌握计算机信息技术,具备本专业所需的各类软件的应用能力及互联网思维,认知数字化新媒体技术变革趋势,善于使用新闻传播新工具、新技术。

二、培养规格

1.人文知识: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备新闻业务岗位所需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基础,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闻理论,理解社会、文化与价值观的多样性,解决新闻传播领域的关键问题;

2.分析问题:能够应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通过实地调查、社会调研、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以获得尽量客观的结论;

3.育人模式:能够打造新闻传播人才德育新模式,构建思想政治教育、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教育“三位一体”新闻传播育人体系;

4.调查研究:能够基于新闻与传播学原理,并采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新闻与传播学领域的复杂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社会调查问卷、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数据综合研究得出合理而有效的结论;

5.应用计算机与新传媒技术:能够针对新闻传播学现实的需要,选择并使用恰当的计算机与新媒体技术,对复杂的社会问题进行影像传达,以更好展现问题和传播发现;

6.新闻与社会:能够基于新闻传播领域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推动部校共建新闻学院新发展。评价专业实践和复杂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媒介、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媒介发展:能够理解和评价针对新闻传播领域复杂问题的实践对媒体、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能够在新闻学专业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媒介伦理和职业规范,履行媒介社会责任;

9.团队合作: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交流:能够就新闻学专业的复杂传播和社会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媒体管理:能够理解并掌握新闻媒体管理原理与运营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三、专业主干课程

新闻学概论、数字出版、中外新闻史、社会心理学、电视摄像与编辑、新闻采访与写作、新闻编辑、新闻评论、新闻摄影、视听语言、传播学概论、大众文化研究、社会学、新闻伦理与媒介法规、数字非线性编辑技术、电视编导和节目策划、深度新闻报道、社会科学调查方法、媒介与性别、视频制作:专业素养与技巧、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公共关系学、数据挖掘与数据可视化、直播与网红经济、出镜报道、媒介经营管理等。

四、计划学制

四年

五、毕业学分要求

毕业最低学分:152+8

六、授予学位

文学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