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宁波市大学生励志标兵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2-04-25文章来源:未知 浏览次数:

 

大一,我的驿站

一等奖学金的路途

刚刚进校时的我是迷茫的,因为情绪的不稳定和周遭的陌生,我并没有明确的方向。在我和生活做无用的挣扎时,我知道了学校有“浙大立交桥”这个项目。这无异于最及时的橄榄枝,我似乎有了动力,不再每天都叹息无数次来哀悼如此年轻却即将走上生命荒漠的我。我重拾已经伴我5年的紫书包,不管风雨、无动周围,为了目标而和课本“相依为命”。那时的17岁,意气风发,似乎有指点江山的豪情。不过一个人的奋斗终究渗着坚持与苦涩。18周岁生日的那天,为了能及时解决高数不懂得问题,一直在老师办公室旁边的空教室自习,生怕老师明天回杭州就找不到提点的人。高数过了,英语却没过。与浙大的失之交臂的我却在无意中拿到了学院的一等奖学金。不能不说,付出总归有回报。

浙大立交桥的备考

如上所言,我最终没有考上浙大。打击的疼在我知道消息时是致命的,比高三还多的努力消逝在我17岁和18岁的年华里。自此,我反思了很长时间,性格也发生了变化,浮躁少了些,大言不惭少了些,面对其他问题的处理也从容了些。重要的是过程,我放逐了自己的灵魂去追赶梦想,便是失败,也是成功。无论如何,我的大一没有被适应期的磨合浪费,而且还为以后大学三年的生活寻找到了方向。

教务办的勤工俭学

勤工俭学是校内为学生提供锻炼能力提供的一个平台。我的老师姓沈,她工作细致,不畏繁琐,数据再多的表格也要核对好几遍。大一上学期的课余时间我基本都在和老师一起整理资料。沈老师身体力行,不管是在做人还是做事上,都教会了我很多东西。我在办公室第一次学会发邮件,第一次知道大学里的各种流程,认识了分院里老师的面孔,知道他们是教哪门课的。最开心的是好几个老师或学生在一起聊天,家常小事,笑声亲切。在沈老师的指导下,我制作各种表格,还有过一次课外宁波市外语培训调研,真是丰富。勤工俭学一个学期后,我因为“立交桥”的任务时间太紧而离开了教务处,专心学习。

学院内社团的参加

起初对社团没什么太多的概念,平日里了解最多的就是学生会。来到大学后,我加入了本分院的DV协会和学院的青年志愿者协会。在DV协会最大的成就感就是写了一个剧本并且被录用了,剧本是仿照以前看的小说格式写的,真是意想不到的结果。DV拍的时候我已经退出协会了,不知道拍的怎么样,这是一种全新的经历。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办公室是一个温暖的集体,每半个月开一次会,其实就是大伙儿聊聊天,说说自己的近况。聚了几次餐都是部长请的客。还有一次青志协的晚会是在新食堂三楼举行,五光十色的彩灯在我的脸上飞旋,像心中的蝶儿翩翩起舞。在这个集体里,我交到了几个关系到现在热络的朋友。

实践活动的组织

暑期有两次校内实践。一次是专业的“广告A计划”,一次是我自己组织的“黄金屋的寻觅”。“广告A计划”让我了解到了传说中的Photoshop软件,操作时新奇感一直到课程结束。“黄金屋的寻觅”还让我拿到了生平第一笔经费,觉得自己伟大的快飘起来。当时的部长一次又一次的开会,我提交了好几次报告,字字皆辛苦。实践的时候既可以为大家服务,增加友谊,又锻炼自己的领导能力,比在家看电视聊天充实多了。

收获多的暑期实习

除了校内的实践,我自己也留在宁波实习了一个月。地点是在鄞州区的宁波形而上公司。第一天上班的时候心里跳的多少比平时快,在乘电梯到21层的时候,我半途就耳鸣了,跟老总交流,老总一个电话就让创意总监把我领走了。带我的老师非常照顾我,在刚进去时和我有过一次谈话,确定我的方向,然后再教我实际性的技术。我接触了设计和文案两个方面,接触了真正的广告公司。老师有让我参与给一家全国连锁的副食品店起名,为即将来的七夕节给一家KTV写广告口号,还看了一本杨梨鹤的《广告文案传真》。公司还有所谓的创意间,何总说他的员工思维枯竭时会躺在里面寻找灵感。创意间里面全是书,堆的乱七八糟,有国内的国外的,甚至有贴图书馆标签的书,大都厚厚的一本,以图形为主,我第一个星期呆在那个灵感空间翻阅了起码50本书。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月,但回忆却是难忘的。

图书馆的70本书

将重心放书上是在勤工俭学之后,因为突然多了太多没有整理表格的时间,我闲的只能往图书馆跑。渐渐就被书中的文字吸引了。所看的70来本书各不相同,跨越的范围从周国平到我喜欢的作家姣姣,从古代的宋词到国外的荆棘鸟。我看书时有记笔记的习惯,现在我的书桌上已经有厚厚的一叠笔记。在书的海洋里,我真真切切的领略到了文字的感染力。大一时很多动力都来自书里,比如《我的阿拉神灯,复旦》、《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张宏杰的书等。今后我也将继续读书。

备注:

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一档助学金、学院一等奖学金、三好学生荣誉称号、“新丽”奖助学金、分院“春之声”朗诵比赛团体三等奖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