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由我校与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宁波市人民检察院、宁波市司法局联合举办的“百名法官、检察官、律师进浙大宁理”(全过程导师制)第六期活动启动。此次活动特别邀请到我国著名国际法学者、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讲席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第九届全国“杰出青年法学家”杜焕芳出席,为法治人才培养注入前沿理论与高端智慧。本期活动还吸引了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多位负责人和我校师生共同参与,标志着校地共建法治共同体迈入新阶段。

仪式现场,副校长张荣祥指出,近年来,学校积极对接国家法治战略与地方发展需求,不断深化法学教育改革。传媒与法学院该活动已成功举办五期,累计聘任150余位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担任实务导师,实现对学生“全员覆盖、精准赋能”。第六期活动将进一步深化和各单位的合作,未来将重点推进“法律援助实践教育培养基地”建设,促进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深度融合。

作为本次启动仪式的特邀嘉宾,杜焕芳指出我校法学学子是“幸福的”,能够获得法官、检察官、律师“三对一”式的实务指导,是实践导向法学教育的生动体现。他强调,当前中国法学教育已具备相当规模,推动其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切实解决理论与实务脱节的问题。在此背景下,“百名法官、检察官、律师进浙大宁理”系列活动,正是推动教学模式创新、强化法治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路径。他进一步呼吁,应持续将实务训练系统化融入教学全过程,不断完善实践导向的育人机制,为法治事业输送更多既精通理论又熟悉实务、兼具职业素养与责任意识的高素质法治人才。

活动现场,举行了新任导师聘任仪式。各位导师随即深入各分会场,与结对指导学生围绕真实案例进行剖析,并就法律职业素养养成、专业能力提升等议题展开了深入、务实的交流研讨。

(法官)

(检察官)

(律师)

(交流研讨)
近年来,我校充分激活校地协同资源,突破传统法学教育边界,着力构建“实务驱动、全程赋能”的法治人才培养新范式,不仅联合宁波市中级人民法院、市检察院、市司法局共同打造了“百名法官、检察官、律师进校园”法治育人品牌,更创新实施“全过程导师制”,由一线实务专家与在校法学专业学生一对一结对,将真实案例与前沿实践引入培养全过程,实现“一线课堂”与理论教学的同频共振。在此基础上,该校前瞻性地布局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与宁波国际商事法庭、知识产权法庭、宁波仲裁委员会等涉外法律实务部门共建“法治共同体”,探索出了一条深度融合实务教学与理论、贯通校内与校外的法治人才培养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