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四治融合八方协同——浙大宁理涉外法治(知识产权)人才班(第三期)开班仪式顺利举行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10-29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涉外法治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四治融合”理念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助力宁波外向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我校于2025年10月28日下午举行“涉外法治(知识产权)人才班(第三期)”开班仪式。活动汇聚政府、高校、法院、律所等八方力量,以多维度协同育人格局,共同擘画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新蓝图。

出席本次开班仪式的嘉宾包括:宁波市鄞州区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法学会会长余宁,宁波市鄞州区法学会专职副会长缪亚波,宁波国际商事法庭副庭长毛坚儿,宁波市社科院二级调研员周志娜,浙江波宁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高静芳等。我校副校长鲁东明、启新特聘教授金彭年,传媒与法学院班子成员、教师代表及人才班全体学员共同参加。仪式由传媒与法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仇芳主持。

   

余宁代表鄞州区委、区政府对本期人才班的顺利开班表示热烈祝贺。结合鄞州区作为外贸大区的实际需求,她对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持立德树人,筑牢思想根基,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学生成长为德法兼修的高素质法治人才;二是统筹多方力量共建实践基地,由政府牵线搭桥,推动高校与法院、仲裁机构及涉外企业深度合作,打造高水平实践教学平台;三是创新培养模式,提升实战能力,促进法学与国际经济贸易、外语等学科的交叉融合,增设国际商事裁判、涉外法律文书写作等实训课程。她希望学校进一步强化实务教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涉外法治实践,切实提升专业能力。

 

副校长鲁东明在致辞中表示,举办涉外法治人才班是学校践行“立足宁波、依托浙大、放眼全球”办学定位的重要举措,也是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涉外法治建设要求的具体行动。他对学员提出三点期望:一要坚守初心、勇担使命,深刻认识涉外法治人才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二要秉持匠心、钻研学业,依托校内外优质资源夯实专业基础;三要永葆恒心、坚持实践,积极参与海外研学、模拟法庭等活动,锤炼实战能力。他强调,学校将持续整合资源,推动人才培养与宁波及鄞州的发展需求紧密衔接。

金彭年教授介绍了第三期涉外法治(知识产权)人才班的有关情况。该班以培养“通晓国际规则、精通知识产权、善办跨境争议”的德法兼修、应用型卓越法治人才为目标,融合学科竞赛、海外研学、法律援助等多种培养路径,致力于建设精准对接地方发展需求的特色人才培养项目。

仪式期间,还举行了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导师聘任仪式,浙江波宁律师事务所副主任高静芳等五位资深律师受聘为基地实务导师,进一步充实了学校实务教学资源。

仇芳总结指出,本次开班仪式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第三期涉外法治人才班正式启航,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持续深化政校企协同,将研讨成果转化为育人实效,努力培养更多“懂法律、懂世情、能实战”的高素质涉外法治人才,为宁波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及我国参与全球治理提供坚实人才支撑。

开班仪式后,宁波国际商事法庭副庭长毛坚儿以《像法官一样思考》为题开展专题讲座,结合典型案例解析裁判逻辑,为实务教学拉开序幕。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学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