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让国防教育“走新”更“走心”:“哇,我们的国防”创新推出大学生“兵教官”模式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5-09-26文章来源:传媒与法学院 浏览次数:


   9月25日,由鄞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鄞州区教育局主办,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鄞州区云龙镇承办的“哇,我们的国防”退役军人大学生赋能国防教育新模式试点现场观摩会在鄞州区云龙镇举行。出席本次活动的有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丁国胜、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范焕平、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就业创业处处长周斌、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服务中心副主任陈荣赠、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副局长徐建祥、鄞州区委常委、副区长张尚兵、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执行院长李志、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党委书记仇芳、鄞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凌锡辉、鄞州区云龙镇党委书记李星,市区两级分管国防教育的相关处(科)室的负责人、各县市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分管领导及思政科负责人、鄞州区云龙镇的校地领导和师生代表。此次以“弘扬抗战精神 共筑国防长城”为主题,旨在深入贯彻关于加强全民国防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推动大学生勇担社会责任,助力国防教育走深走实。

   

“哇,我们的国防”项目作为传媒与法学院与云龙镇协手推进国防教育实践的重要一环,项目启动两年以来,累计开展国防教育活动70余场,依托“大手牵小手”模式共建4个国防社团,覆盖学生超过1万名,服务总课时达1500小时,取得了显著成效。

“退役军人大学生赋能中小学国防教育”项目实现了“退役军人大学生作用发挥”与“青少年国防教育”的有机融合。传媒与法学院执行院长李志在观摩会现场向与会人员介绍了“哇,我们的国防”项目情况,“本项目组建了专业的退役军人大学生教师团队,充分发挥法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优势,陆续开发出系列国防教育精品课程、读本、特色桌游及文创产品,持续为中小学国防教育注入新活力。”李志在介绍时提到。

                           

  观摩会现场,由“哇,我们的国防”项目与石桥小学联合打造的“红色宣讲社团”还带来了精彩纷呈的红色故事情景剧表演。“大手牵小手”的国防社团联建模式不仅突破单次活动的局限,更建立起长期陪伴、深度浸润的育人机制,有效营造出关心国防、热爱国防的校园文化氛围。

                           

  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副厅长丁国胜为首批5名“兵教官”代表颁发聘书,同时为“哇,我们的国防——熠·星火传承志愿队”授旗,丁柳强作为志愿队代表表态发言。我校被授予“宁波市退役军人大学生赋能国防教育示范单位”。浙江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相关负责人指出“退役军人大学生是兼具军人素养与青年活力的重要力量,应当积极发挥以身示范、以行育人的独特优势,引导广大青少年增强国防观念、筑牢理想信念,让红色基因在他们心中深深扎根、代代相传”。

                           

                           

  经验交流会结束后,与会嘉宾走进云龙镇甲南小学,现场观摩了由退役军人大学生黄森浩作为教官的军体拳课程,退役军人大学生杨开然主讲的《从汉字“国”里看戍边》国防教育课,以及原创国防主题桌游教学展示,亲身感受国防教育趣味性与知识性相融合的实践成果。作为甲南小学的长期合作项目,“哇,我们的国防”持续助力校园国防文化建设,项目组成员为学校精心设计国防角、绘制国防主题墙绘,不断营造浓厚的校园国防育人氛围。

                           

                           

                           

  自“哇,我们的国防”项目开展以来,得到了宁波市退役军人事务局、鄞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鄞州区云龙镇、学校团委、学校人武部的大力支持,在浙江省挑战杯、浙江省调研报告大赛、鄞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大赛等各级比赛中获奖。目前,“哇,我们的国防”已组建了专业化的大学生运营团队、形成了成熟的国防教育体系。展望未来,项目将继续拓展教育形式、扩大覆盖范围,以实际行动践行“以青春之热血,点亮国防之坦途”的使命担当。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学工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