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4至18日,杰赛普(Jessup)国际法模拟法庭竞赛中国地区选拔赛在中国政法大学海淀校区成功举办,浙大宁波理工学院Jessup赛队作为赛事新手,在66个队伍中奋力角逐,力压西北政法大学、厦门大学、吉林大学等强劲对手,在书状阶段获得总分全国第23名,被申请方书状全国第9名的好成绩,展现了我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的成果,为我校英文类法律学科竞赛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什么是Jessup?
杰赛普国际法模拟法庭比赛,被誉为“国际法学界的奥林匹克”,自1960年创立以来,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模拟法庭赛事。该赛事吸引了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0余所高校参与,致力于推动国际公法的学习与研究。通过模拟联合国国际法院的庭审流程,杰赛普为全球高校学子提供了一个将国际法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深度融合的卓越平台。在中国赛区,该赛事已成功举办23届,见证了无数法学学子的成长与蜕变,成为培养国际法律人才的重要摇篮。本届赛事围绕国际法院管辖权、国家官员刑事豁免权、海平面上升背景下的沿海国基线划定、政府承认以及国家财产执行豁免等国际性议题展开,共有来自全球104个国家的804支高校参与角逐;大陆赛区方面,共有66支高校代表队参赛,创参赛队伍数量新高。

备赛过程:本届赛队由李敬昌老师带队,由法学224梁锦宇鹏担任队长兼研究员,法学221石开来、法学222崔涵婧、法学222潘钿月担任庭辩员兼研究员,法学234林嘉怡担任观摩队员。赛队从2024年4月开始进入备赛模式,从教材的研读到关键词的检索,再到后期的法律逻辑推敲,甚至推翻重做,同学们经历了300余天的征程,打磨出申请方和被申请方书状,为口头庭辩打下基础思路。
寒假期间,同学们放弃个人休息时间,经历了多次模拟辩论,高强度训练并及时复盘,对仍存疑问的话题进行多次、深度检索和讨论,尽显宁理学子的求知、坚韧之精神与凝聚力。


成员感悟:
法学221 石开来
今年的Jessup是我第二次参加这个比赛,从旁观到100%的介入,给我完全不同的感受。我觉得对于这个比赛来说,最重要的是坚持和热爱,无数次推倒重来实际上是对自我的挑战。并且,Jessup让我有幸和一群热爱国际公法的人们相遇,让我遇到了可爱的黄金搭档们,遇到了负责的学长学姐和老师们,遇到了优秀又很真诚的对手。Jessup给予我看世界的机会,给予我向上的勇气和动力,给予我勇攀高峰的渴望!
法学222崔涵婧
很感谢和Jessup这场比赛的相遇相识。大一那个寒假得知法学领域有如此多moot court competition的时候还在想自己应该这几年没什么机会参加了(因为学校当时还没有开启比赛传统,以及英文模法团体赛感觉组队很难)。某次机缘巧合之下开启了我们学校的Jessup。对之前完全没有英文模法经验的我们(一般来说接触过IHL或者WTO模拟庭审这些适合新手的moot再开启Jessup会比较好)来说,一来就接触Jessup这个英文模法里最难的比赛,一开始实在是一头雾水...还记得在组赛队的时候一个外校的学长和我说:“你们这个情况,能组起队伍打比赛就很不错了。”
确实很神奇,回头看走过来的大半年时间,大家坚持了很久很久以至于比完赛还久久处于戒断期。我当时在回去的高铁上还在想关于“real cause”解释的那几个case,在想当时看的联合国宪章订立过程里关于“essentially”和“solely”的区分,在想ICTY那堆关于“systematic”和“widespread”的判决内容...当然也是在高铁上忽然得知我们R方书状分数排名在全国前十,欣喜的同时又会对我们oral的状况有点惋惜...不过Jessup的魅力向来不是主要在于奖项和排名,那种备赛时候争分夺秒地去寻找有利于自己的论点,在逻辑链上不断解决一个个大问题小问题带来的激动和沉下心来在浩瀚深厚的学说发展史中构建关于这个问题的复杂体系认知时的充实感,是某个结果远远不可取代的。就像这几天在朋友圈某个前辈写的热度很高的关于模法的文章说的:“演习过后,接触过后,重要的是走出那扇门,走下那方舞台,走上真正的职业道路,脚下是扎实的知识储备,前方是更诡谲复杂的现实挑战,可以依仗的唯有自己的不断学习和沉稳应对。”最后,很高兴认识Jessup,很高兴认识大家,希望我们都会因为这场比赛继续在热爱的路上保持前行。
法学222 潘钿月
历经半载淬炼,我的Jessup征途终于圆满落幕。从初涉国际法时连日常开会都怯场的青涩,到如今庭辩席上直面法官质询的从容,这段旅程见证了我破茧般的蜕变。备赛期间,自学入门、多线作战的艰辛刻骨铭心:省辩论赛突袭、学年论文夹击、期末周接踵不断的考试...那些被压力碾碎又重塑的日夜,最终熔铸成9500字的pleading与法庭上从容应答的底气。虽首战未能完全脱稿,但能清晰捕捉每个质询的律动,已是成长最好的勋章。感恩这段与自我较劲的时光,有了看遍荆棘、仍愿再战的热望。
法学224 梁锦宇鹏
再次来到北京,回头张望来时的自己,不由得感慨Jessup的道阻且长。确实是初生牛犊,第一年,这个草台班子在前年组织起来已经是比赛中后期了,在我们试探摸索时,不知所措的检索和无措的庭辩活生生地在匆忙的大二生涯中为第一次比赛画上了一个粗糙省略号。“我们要不再来一年”,感谢崔同学的这句话,让我们再次聚在一起,真正意义上地进行备赛,才有了现在的故事。这300多天,我第一次因为检索效率而辗转反侧睡不着觉,连续工作36个小时只为呈递出更为合理、富有逻辑的框架…..同时,我也感谢Jessup,让我走出舒适区,学会了法律检索,让我practice the law,感受国际公法的青涩与沧桑。台下,我们是为了国际公法难题绞尽脑汁研究的学生;台上,我们是独当一面为国家辩护的agent;下台,是我们法律生涯的起点。不论结果如何,我已看见,我已感受,我已思考,前路便是Jessup带给我最大的礼物。非常感谢一路艰苦走来的大家,每个人都不可或缺,愿大家前程似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