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引导法学学子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加强校外实践能力,传媒与法学院于6月5日下午15:30在智慧教室NB118举行百名法官、检察官、律师进浙大宁理第十五讲暨涉外法治论坛——司法行政部门在(涉外)法治建设中的职能和作用。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宁波市江北区司法局局长林幼红、宁波市江北区司法局办公室主任俞靖垚、浙江合创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陆琳作为主讲人,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启新特聘教授金彭年、传媒与法学院副院长韩缨、法学专业教师张浩为与谈人,2022级涉外法治班学员共同参与。

活动伊始,金彭年教授介绍此次活动的目的,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本次机会,深入了解司法行政机关系统,鼓励同学们从书本上的内容过渡到实践中,实现课堂和课外的高效结合。

讲座过程中,林幼红局长回顾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路径,并强调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她指出职业生涯规划应首先从自身的兴趣爱好出发,发掘自身优势,也要时刻关注着就业市场的变化。接着,深入分析了四个司法部门——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及司法局的主要职能和相侧重的职业素养,为现场同学毕业后的择业方向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林局长给在场的同学们提出五点建议:第一,要多阅读书籍和文章,多参加讲座和研讨会;第二,应提前做好学业和证书的规划;第三,要利用寒暑假等课余时间,积累相关工作经验,积攒人脉;第四,要锻炼和培养自己的的沟通协调能力;第五,要时刻关注当下法律行业热点,培养公正、廉洁、勤奋、谨慎等从法职业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随后,俞靖垚主任以个人经历为例,强调了性格与职业选择的关系,提醒大家职业生涯规划也要考虑自己的性格适合什么样的环境工作和工作性质。他指出现在很多同学依旧对司法局的职能和工作有一个模糊的概念,他就承担法治政府建设;牵头涉外法治;监督行政执法等具体工作职能进一步阐述了司法局工作的复杂性、多样性,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司法局的工作内容和要求。

接下来,陆琳律师从地理、经济、人文等多角度因素明确指出现在是进军扎根宁波涉外法律服务市场的黄金契机,同时该市场会不断扩张,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这个领域对同学们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陆律师明确解释了涉外法律服务的本质就是有涉外因素的法律服务,国际贸易、国际投资融资并购、争议解决等都属于涉外法律服务。此外,陆律师还介绍了内地与香港民事诉讼的主要区别,以及两地律师的不同职业画像等内容,为同学们拓宽法律知识的视野。

最后,金彭年教授总结讲话,向同学们提出几点建议:一,锻炼写作能力;二,提升口头表达能力;三,形成“先就业,再择业”良好的就业观。他鼓励学生们要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次活动不仅为处于职业生涯发展关键时期的法学学子指明了未来的择业道路,同时也进一步增进了浙大宁波理工学院传媒与法学院与宁波市江北区司法局的合作。双方通过此次契机,在业务交流以及法治人才培养上得到共识,共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协同创新基地,携手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的涉外法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