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文祥,男,1971年2月生于山西忻州,教授,博士生导师。1993年毕业于山东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1998年考取律师资格。2007年2月获山东大学法律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获传播学专业传播法方向博士学位。1993年7月至2013年7月,在济南日报社先后担任记者、编辑、新闻中心副主任。2013年7月至2020年10月,先后任山东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威海校区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
一、主要研究领域
1、新闻传播法与伦理
2、网络信息传播与治理
3、网络舆情与危机传播管理
4、风险沟通与品牌传播
二、主持项目
1、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互联网信息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体系研究”(项目批准号:18BXW121);
2、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网络运营者的信息内容管理责任研究”(项目批准号:17YJA860026);
3、主持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网络谣言治理的法治化研究”(项目批准号:15CXWJ06);
三、主要论文
1、《多元对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传播治理》,《山东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CSSCI),2020年第5期;
2、《新闻聚合平台的算法规制与隐私保护》,《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CSSCI),2020年第4期;
3、《新冠肺炎疫情信息发布的亮点、不足与改进》,《中国记者》,2020年第4期;
4、《警惕“七天传播定律”背后的舆情治理误区》,《人民论坛》(CSSCI),2019年10月上,研究结论入选《人民论坛》年度100观点;
5、《移动互联网下的传播变革及其社会影响》,《山东社会科学》(CSSCI),2019年第2期,《新华文摘》2019年第11期论点摘编;
6、《“汇流五法”:台湾媒体融合规制的探索与启示》,《新闻界》(CSSCI),2017年第8期;
7、《凝聚社会共识的渠道、观念和制度条件》,中国社会科学网,2017年4月13日,中央党校理论网、北京市委前线杂志等转载;
8、《共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习近平同志的全球互联网治理论述与“中国主张”》,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年11月16日;
9、《对20年来我国互联网新闻信息管理制度的考察》,《新闻记者》(CSSCI),2014年第4期;
10、《“限广令”、规制与行政法治》,《西北大学学报》(CSSCI),2013年第2期,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新闻与传播》2013年第7期全文转载;
11、《双重视角下的薄熙来案庭审微博直播考察》,《新闻记者》(CSSCI),2013年第10期;
12、《网络实名制与匿名表达权》,《当代传播》(CSSCI),2013年第4期;
13、《犯罪新闻报道的价值冲突与平衡》,《国际新闻界》(CSSCI),2011年第1期;
14、《从微博“知情”诉求分析“信息公开”权利主体的缺位》,《国际新闻界》(CSSCI),2011年第12期;
15、《假新闻治理的路径革新》,《国际新闻界》(CSSCI),2012年第12期;
16、《新闻-法学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模式与路径》,《中国大学教学》(CSSCI),2013年第1期;
17、《微博传播与政府信息公开》,《新闻界》(CSSCI),2011年第8期。
四、主要学术兼职
1、中国新闻史学会媒介法规与伦理研究委员会 常务理事
2、中国通信学会网络空间安全战略与法律委员会 委员
3、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新闻伦理与法规研究所 研究员
五、所获奖项
1、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2012)
2、山东省威海市社科成果三等奖(2015)
3、山东新闻奖编辑一等奖,参评第19届中国新闻奖(2008)
4、山东新闻奖报纸消息类一等奖,参评第16届中国新闻奖(2005)
5、第18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二等奖(2003)
6、第17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2002)
7、第16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一等奖(2001)
六、联系方式
wenxiangzhang@163.com